跳到主要內容區

☘️屈公病的防治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kungunya Fever

☘️屈公病的防治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kungunya Fever

☘️屈公病的防治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kungunya Fever圖片
☘️屈公病的防治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kungunya Fever
屈公病與登革熱一樣,都透過帶有病毒的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傳播
屈公病(Chikungunya fever)是一種由屈公病毒(Chikungunya virus)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

屈公病常見症狀為突然發燒、關節疼痛或關節炎(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、手腕、腳踝)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疲倦、肌肉疼痛或皮疹,且可伴隨結膜炎、腹瀉、畏光等非典型症狀,症狀持續約3至7天,大部分患者在7至10天內可康復,少數患者從發病開始出現嚴重的關節痛,並持續數個月。


衛生局籲請民眾若前往登革熱或屈公病流行地區,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,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(DEET)或派卡瑞丁(picaridin)成分的防蚊藥劑,避免蚊蟲叮咬,


如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,主動告知醫師活動史。

近期各級學校陸續開學,請校方密切留意高流行風險區活動史師生症狀,也請家長留意家中孩童健康狀況,若出現發燒、頭痛、後眼窩痛、關節肌肉痛、皮膚出疹等疑似症狀,請停止上班上學,儘速就醫驗快篩。
瀏覽數: